- · 山西农业科学版面费是多[06/01]
- · 《山西农业科学》投稿方[06/01]
- · 《山西农业科学》期刊栏[06/01]
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重大关键科技成果涌现——培育一大批自主重大品种,育成并推广济麦22、新麦26等优质小麦品种,近20年平均单产增幅全球领先;畜禽水产品种良种化、国
重大关键科技成果涌现——培育一大批自主重大品种,育成并推广济麦22、新麦26等优质小麦品种,近20年平均单产增幅全球领先;畜禽水产品种良种化、国产化比重逐年提升;创制一大批关键高效装备,突破采棉机整机产品和采棉头等核心部件技术瓶颈;研发一大批绿色生产技术,耐旱小麦配套节水栽培技术节省灌溉水30%左右,玉米膜下滴灌技术等提高水分利用效率,生猪、奶牛等精准营养、减抗替抗等技术广泛应用。
农业科技已成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、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劲引擎、根本动力和战略支撑。
农业科技引领生产方式不断升级
眼下,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的170多万亩花生进入饱果期,农户们正抓紧进行田间管理以保丰收。在正阳这个全国最大的高油酸花生生产和种子繁育基地,小花生能成为致富的“金豆豆”,离不开科技引领。
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指出,10年来,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,信息化、机械化、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,推动了产业面貌变革,提高了产业竞争力。
农业机械提档升级。目前,我国可自主研制4000多种农业机械装备;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,水稻、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80%;无人飞机植保提升作业效率超过60倍。
参与秀洲区多个乡镇农技服务工作的农技专家郝永祥,是帮助朱金芳的专家之一。“我们针对每个乡镇的生产环境提出指导建议,帮农民提高管理水平,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效益。”郝永祥说。据了解,秀洲区建成益农信息社115个,行政村覆盖率达100%,实现公益服务、便民服务、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服务县域全覆盖。
农业科研体系不断壮大,集聚创业创新创造的“新动能”。全国农业科研机构从事农业科技活动人员达7.23万人,重大农业科技平台及国家农业科研机构、涉农科技领军企业等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。持续加强50个产业技术体系建设,促进产业转型升级。
(本报记者 陈晨)
(光明日报)
农业科技整体水平不断提升
不只白羽肉鸡和“华西牛”,我国自主培育的京红、京粉系列蛋鸡品种,京海黄鸡、华农温氏一号猪等畜禽新品种,培育推广的超级稻、节水抗旱小麦等大批新品种,都是农业科技成果的体现。
文章来源:《山西农业科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sxnykx.cn/zonghexinwen/2022/0818/846.html
上一篇:农业股异动拉升 农发种业冲击涨停
下一篇:从传统灌溉农业文化中汲取发展智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