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

来源:山西农业科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8-1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断稳固,打造成果转化落地的“直通车”。目前全国有农技推广机构5万个,约50万人。构建部、省、县三级重大技术协同推广机制,年累计推介2.2万项绿色增产、节

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断稳固,打造成果转化落地的“直通车”。目前全国有农技推广机构5万个,约50万人。构建部、省、县三级重大技术协同推广机制,年累计推介2.2万项绿色增产、节本增效的主推技术。引导扶持社会化组织等多元主体开展个性化、精准化指导服务,创新服务方式方法,田间学校、科技小院等服务模式效果凸显。

农产品加工纵向拓展。我国已建立梯次加工、循环利用的农产品绿色加工技术体系,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基本实现机械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生产。

农业农村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全国农业科技教育系统持续推动科研、推广与培训融合贯通,推动农业科学家、推广人员和农民共展才华、互利共赢。

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

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不断完善,形成乡村人才振兴的“蓄水池”。构建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基础依托的“一主多元”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,培训高素质农民队伍超1700万人。培育各类新型经营服务主体带头人超过200万,培养年轻力量5万人,培育农业经理人等经营管理人才1.6万人。

一批批能创新、敢创业的“新农人”投身广袤田野;一批批想务农、有经验的“老农人”转变观念、提升技能;一批批高学历、有情怀的“知农人”成为储备军……不断壮大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,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。

这一种业翻身仗的代表性成果,是我国农业科技强劲发展的缩影。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,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取得长足进步,科技为农业生产插上翅膀,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引领产业发展、促进农民增收等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“华西牛”育成!我国有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门化肉牛新品种——前不久,在第二届畜禽种业科技创新峰会上亮相的“华西牛”,打破了我国肉牛主导品种核心种源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。

“我国肉鸡市场将拥有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品种。”去年年底,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,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通过,“圣泽901”“广明2号”“沃德188”三个白羽肉鸡品种,成为我国首批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新品种。由此,我国实现白羽肉鸡育种突破,打破了白羽肉鸡种源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。

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表示,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农业科技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,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%,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%,自主选育品种占95%,粮食单产提高对总产增加的贡献率超过66%,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2%。

“不是施肥越多,收成就越好。对于一类苗和二类苗,主要是提高地温促进小麦生长。”谈起小麦种植,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村民朱金芳现在很有心得:要根据苗情质量,合理选择施肥方案。今年,朱金芳参加了镇里的益农信息社培训班,在技术服务组专家的帮助下,全面学习了小麦施肥相关技术要领,种粮的本领又增强了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农业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。我国发展了精准变量施肥、水肥一体化等技术,构建起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体系。农业高效用水成效明显,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.53提高到0.57,粮食水分生产率提高10%,有效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。绿色种养方式加速应用,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、秸秆综合利用、农膜回收等农业绿色行动,农膜回收率达80%,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5%,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7.6%。

农业科技整体水平不断提升,体现为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——开创水稻研究从传统遗传图谱向全基因组水平转变的先河,发现并克隆抗赤霉病、抗稻瘟病、抗稻飞虱及调控株型品质、营养高效等具有重要育种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基因,打破国外关键基因垄断;率先揭示非洲猪瘟病毒结构及其组装机制、加快了疫苗研制进程,解析了昆虫激素介导小菜蛾Bt抗性机制,发现植物抵御病毒的关键免疫蛋白,为高效绿色防控提供新策略。

基础平台条件大幅改善——国家重大创新平台方面,建设了29个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、1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,20余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国家种质资源库长期保存能力达150万份,居世界第一。

近年来,国家花生体系有关团队在这里推广花生麦后直播起垄种植技术,推动正阳花生生产实现标准化、绿色化。与此同时,大力推进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。目前,全县花生种植机械化水平达98%以上,花生收获期由原来的45天左右缩短为7天左右。产业链条的延伸、精深加工水平的提升及副产物利用率的提高,让正阳开发出花生食品70多种,花生秸秆、果壳、饼粕等副产物综合利用率达100%。


文章来源:《山西农业科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sxnykx.cn/zonghexinwen/2022/0818/846.html



上一篇:农业股异动拉升 农发种业冲击涨停
下一篇:从传统灌溉农业文化中汲取发展智慧

山西农业科学投稿 | 山西农业科学编辑部| 山西农业科学版面费 | 山西农业科学论文发表 | 山西农业科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山西农业科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